中国的美,无处不在,
在雕梁画栋、恢弘大气的皇宫,
在曲折幽深、素净淡雅的园林,
在青砖灰瓦、雕刻精美的民宅。
每当你步入其中,就会发现:
最让人感到惊艳的往往是那些寻常生活中
被精心雕刻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
砖雕色彩以青灰色为最好,太脆则不易雕刻,太灰则不经久耐用。
“成砖”上水后,打开“窖门”与“窖顶”散热冷却。
成砖出窖时,须对焦砖、裂砖、变形砖进行严格剔除。
一窖成砖中,大抵可筛选八成左右的雕砖成品。
所以,古人云:
“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
雕刻,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工艺,
工匠们在木石砖瓦上雕以图案、花纹,
雕刻方法复杂多样,
风格古典而清雅,
为中国建筑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清代钱泳曾在《履园丛话》中说:
“大厅前必有门楼,
砖上雕刻人马戏文,
玲珑剔透。”
凡有古建筑处,
都能看到砖雕的身影。
砖雕俗称“硬花活”,
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
它是以砖为基本材料,
由陶艺、石雕等工艺发展而来,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广泛应用,
从而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砖雕艺术。
砖雕历史
砖雕的起源可追溯至东周的瓦当和空心砖,
汉代发展为画像砖。
北宋时形成砖雕,
成为墓室壁面的装饰品。
明代砖雕由墓室装饰发展为建筑装饰,
雕刻的内容更加丰富,
技艺也有所提高。
清代是砖雕艺术的巅峰时期。
紫禁城墙面夹柱的通气孔也都使用砖雕,
镂雕花鸟图案,
牢固而美观,
且利于空气流通。
砖雕流派
我国民居砖雕艺术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由于南北地域、文化的差异,
各地的民居砖雕在风格、手法等方面有很大差异。
徽式民宅
晋商大院
扬州彩衣街30号门楼上的砖雕
江南民居砖雕风格纤细、刻工精良,
空间层次丰富、意境深远,
富于文人趣味。
北方砖雕构图丰满、纹饰繁缛,
刀法浑厚朴茂,
于雄浑之余透出粗犷之气。
岭南一带民居砖雕手法更自由,
题材更丰富,民俗趣味浓厚。
砖雕素有“南徽北晋”之称,
经历了三千年的发展演变,
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演绎着当地的文化进程。
山西砖雕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它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技艺,
蕴含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地方意识和文化心理。
民间砖雕从实用和观赏的角度出发,
形象简练,风格浑厚,
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
以保持建筑构件的坚固,
能经受日晒和雨淋。
砖雕,
没有耀眼绚烂的外表,
却朴素生动,
赋予建筑以丰富的表情,
充分表达了房屋主人的
气质、修养、兴趣爱好和社会地位。
随着岁月的流逝,
那些建筑物上镶嵌的砖雕虽经岁月的磨砺,
风雨的剥蚀,
却依然是玲珑别致,耐人寻味。
那刻在古建筑上的花纹图案
无不渗透着匠人们的心血,
也赋予了古建筑不一样的生命力。
作为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
砖雕不会轻易被时光侵蚀,
它的魅力就在于此。
不同的砖雕浮刻着不同的艺术,
也留下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的印记。
记录着年岁变迁的砖雕
就如一位不善言语的老人,
坐在一旁,
就是一个年岁的轮回。
廊心墙和影壁砖雕
砖雕影壁大量出现在民间建筑中
是中国传统影壁的最主要形式
还有一些影壁的须弥座采用石料雕制,但比较少见。
还有的影壁壁身在砖上抹灰
再上色
有的还图画有图案或文字
这一类影壁在古民居中比较常见
北京市爨底下村影壁
每一座粉墙黛瓦,
雕梁画栋,
飞檐斗拱的古建筑,
每一扇精雕细刻、
重彩辉映的中国门,
都是一部古书,
记载了院落里的人事沉浮,
铭刻了过往的兴亡晨昏。
门外沧桑,门内过往,
一道道被精细雕刻的纹路,
等待着人们去聆听、去解读。